1,、什么是椎間盤,?
成人脊柱全長約70厘米,隨身材而有增減,,它是人體的“大梁”,,或稱“中軸”,,由脊椎,胸椎,,腰椎,,骶椎和尾椎組成。除第一,,第二頸椎之間及全部骶,,尾骨之間外,所有椎體間均有椎間盤連接,。脊柱的長度,,椎體占3/4,椎間盤占1/4,。
椎間盤的主要成分是膠原,,蛋白多糖和水分,形狀像一個小圓餅,。“餅”厚約8-10毫米,,上下兩面是錐體的軟骨面;中央的“餡”是膠狀的髓核,,四周包著“餅皮”是致密的纖維環(huán),。“餅皮”和“餅餡”間沒有明顯界限。
2,、什么是腰椎間盤突出,?
腰椎間盤突出是腰腿痛的最常見原因,,它是一種常見病,多見于30-55歲的男子,,與男子體力活動強,,腰部損傷機較多有關。而部分女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,,懷孕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誘發(fā)因素,。有些職業(yè)病發(fā)病率較高。此外,,身材較高者發(fā)病率較高,;印第安人,愛斯基摩人和非洲黑人較其他民族發(fā)病率較低,。
腰突癥患者的病情輕重程度,,病程長短相差頗大。有的早期僅表現(xiàn)為小腿酸脹,,發(fā)涼,;有的主要表現(xiàn)為腰痛,兩腿并無明顯癥狀,;有的活動后加重,,臥床休息后減輕,仍能堅持工作,;有的則臥床不起,,生活不能自理。在醫(yī)院門診病人中,,有的發(fā)病僅數(shù)小時或幾天,,有的反復發(fā)作,綿延數(shù)年乃至數(shù)十年,。
3,、怎么確定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癥?
根據(jù)病人年齡,,行走,,發(fā)病情況,病情特點,,可以大致推斷病人是否患了腰突癥,。
體格檢查十分重要。除了下肢跛行,,脊柱側彎外,,下腰部正中線旁邊,離開棘突(即俗稱“算盤珠子”)旁邊約1.5厘米的部位,,相當于中醫(yī)大腸俞和關元俞的位置,,可有壓痛,,有時向下肢放射。此外,,在下肢后方,,如臀橫紋中點,大腿后側中點,,腘窩部,,小腿肚正中等坐骨神經走行的途經上也常有壓痛點,。正常人平臥床上,,可將下肢抬高到與檢查臺平面成90°或接近90°角,而沒有任何痛苦,,成為直腿抬高實驗陰性,。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,下肢太高因腰,,臀部疼痛受到限制,,成為直腿抬高實驗陽性。
最終確診是否腰椎間盤突出,,確定突出部位和程度,,則需選作腰椎CT,MRI(磁共振)或腰椎管造影做進一步檢查。